壹次心

魂而有灵,无不之也。

【丕懿丕】从官职职权分析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是真的好嗑……)

一个算是很正经的史向 丕懿丕分析。

官职参考来自于《汉官仪》,《汉书》《后汉书》《晋书》之中的史料比如志部分的参考,以及《三国志》的一些史料参考。还有《通典》

不得不说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还蛮真的……好嗑。

我合理怀疑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但是因为两人身份尊贵史官觉得他们需要体面,所以py交易被隐晦写了……(胡言乱语)


知道丕懿的大概会知道丕懿被曹操“棒打鸳鸯”这点,曹丕就要维护马懿的记载【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老生常谈的点,现在看点更有意思的,比如司马懿在曹丕掌权时候的官职,会发现,更加明确丕懿的关系亲密度确实999999+,6翻了。


曹操时代

司马懿的官职:

《晋书·宣帝纪》: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文学掾 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这些官职基本是辅佐曹操的,没有太特别,丞相东曹属,司马懿亲近曹丕,这时候还不算太奇怪,丞相主簿是丞相比较重要的一个文职,简单来说也是丞相的小“秘书”之一,因为是属丞相曹操的官职,虽然这时候司马懿也是【与太子游处】但暂时没什么好在官职上说太多的。


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在司马懿等人组成的曹丕后援会love团的帮助下成了太子,司马懿就升任了太子中庶子。


《晋书志十四 》官职这章 这么写的:(太子)中庶子四人,职如(皇帝)侍中。

简单说就是太子中庶子的职能和皇帝身侧的侍中职能类似。

那侍中干什么的呢?

【《晋书志十四》官职 侍中,案黄帝时风后为侍中,于周为常伯之任,秦取古名置侍中,汉因之。秦汉俱无定员,以功高者一人为仆射。魏晋以来置四人,别加官者则非数。掌傧赞威仪,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玺陪乘,不带剑,余皆骑从。御登殿,与散骑常侍对扶,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及江左哀帝兴宁四年,桓温奏省二人,后复旧。】

简单来说,侍中的主要职责就是经常跟着皇帝出入侍奉在侧……正直侍中还可以【负玺陪乘】。侍中功高的一人可以为仆射。

也就是说太子中庶子就是一直跟着太子出入侍奉在侧。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后面司马懿的官职基本是有可以近皇帝(太子曹丕)的职位靠近皇帝(太子曹丕)这个权力中心这样的职位的,哪怕把司马懿外派出去,司马懿还是会有可以进出宫廷的加官,感觉曹丕是给司马懿的官职开了亲密权限,关系一直保持得非常奇妙且紧密……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并奉曹操梓宫回到邺城。曹丕顺利继位,但是中间发生了一些事,就是还有一个人有关键作用,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他帮助曹丕顺利继承基业。

但是,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就是司马孚从曹植那边倒戈过来的,司马孚他曾经是属于曹植的文学掾,多次规劝曹植给曹植建议,按照二丕记夺嫡大仇的个性,他居然接受司马孚哎?后来曹睿上台重新启用司马孚的时候是因为他处事像司马懿,这就显得很微妙了。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丞相,司马懿就被封河津亭侯(享了食邑),转丞相长史。

二丕的丞相位身侧非常重要的两个官职是长史和司直,司直是“助督录诸州事”,长史是署理诸曹之职。长史其权力很重。《通典》长史:“众史之长也,职无不监。”丞相有事,常交付长史办理。司马懿相当于是曹丕筹谋登基关键时候的秘书长,职权于曹丕亲密和重要不言而喻。



黄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

二丕做了很多皇帝集权的策略,比如颁诏:"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茅土之爵。

死死限制了后妃的权力。


然后,曹丕最后选贾诩为太尉、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但是,其实曹魏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不是三公,而是尚书台。

尚书台才是当时真正的权力中心。三公只是看着更体面的高官。

曹丕基本沿用了汉朝尚书台的设置,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尚书仆射,下设若干名尚书。


尚书令方面,二丕选的就是当时一直台面也不顾风险坚定支持他夺嫡、且在曹操时代就颇有建树的桓阶。

而司马懿在黄初元年继续在曹丕的权力中心,就成为二丕身边的尚书之一,不久还做了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爵位也升了)。


督军这个职位按照推测,应该是魏文帝代汉,封献帝为山阳公,置山阳国督军以防之。此系临时特置。只可能亲信担任。


司马懿的官职之一御史中丞,这个职位是三台座之一,看着是御史大夫的属官,但其实御史大夫的权力和职责,实际在御史中丞一人身上。

御史台(兰台)属官其实本质皆归中丞统领,中丞专了御史府的一切大权。并且这个职位是被尊崇的一个实权职位,实际相比御史大夫,御史中丞还要对皇帝(曹丕)更加亲密。(二丕,真的有你的。)

【又谢灵运《晋书》曰:“汉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后来桓阶死了,陈群和司马懿各升一级,一个担任尚书令,一个担任尚书右仆射。就是黄初二年(221年),司马懿免去督军官职,升任曹丕的侍中、尚书右仆射。


侍中在上面说过了。一样是在二丕身边侍奉的职位,非常亲近的一个职位,不重复了。

尚书令之下是尚书仆射,仆射的服秩印绶与尚书令同。【假铜印墨绶,冠进贤两梁冠,纳言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晋书志十四》】在权力中心尚书台工作。【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属《通典》】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司马懿真的身兼数职……不仅文要处理朝事武要督军,还要在侍奉陪着二丕……6


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伐吴,临江观兵。司马懿留下镇守许昌,改封向乡侯,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许昌,建安汉都,也是魏国的都城之一,司马懿镇守,又是身兼数职,文武都要管事,虽然改封侯爵,还有兵权,但是事情也太多了。司马懿有点不想干(感觉也怕别人非议?),于是推辞。

曹丕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翻译一下就是二丕说:我夜以继日处理国家大事,没有须臾片刻的休息时间。如今册封你不是加以优荣,而是要你为我分忧。

哈哈看到这里我真的笑了,二丕的意思是:我快累死了,麻烦你不要演了,不要嫌荣光太多了,你帮帮我……

这还真是对曹丕来说完全的“自己人”,演戏都非常有默契。


顺便,这些官职叠加的buff下,司马懿一直是可以出入宫廷的……比如加给事中,看着是掌顾问应对职权,但是它这个位置还是有一项超级棒cp放糖技能:这个职位可以出入宫庭,常侍帝王左右。


曹丕给司马懿的职位真是妙蛙种子吃着妙脆角妙进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每次叠职位buff万变不离其宗都有一条:只要两人能处在一地,司马懿就有能见上(出入宫廷啦)的权限。6



黄初六年(225年)就不说了,二丕又去伐吴,司马懿留守许都,镇后,提供军资。这工作其实还是很繁重。【对内镇抚百姓,对外为大军提供军资。】

二丕当然也知道,临行,给司马懿下诏说:“我担心后勤和朝内之事,所以将这些大事委托给你。曹参虽多有战功,但是萧何在后方的支持才更为重要。如今你留守后方,使我无西顾之忧,这可行吗!”

之后的事情都知道,曹丕由广陵回师京都,我估计那时候就病了,后面主要也有点像为了稳定基业,又下诏对司马懿说 【“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于是又命司马懿留镇许昌。魏略记载这时候的司马懿不但督后诸军,还录后台文书事。

注意,这两年里曹丕是总回到许昌的,【(六年)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

到了黄初七年春,二丕又到许昌,只是许昌城南门无故塌了,我估计他已经病得满严重了,古代台面还是蛮迷信的,他估计觉得运气不好,御驾就没有进许昌,估计还得马懿出来见面……

这算不算二丕还特别回来和马懿见面……然后又狠心下诏让人家镇守许昌,自己一个跑去洛阳养病了……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就觉得自己沉疴难治,诏马懿等人托孤了。


——分割一下——


关于陪葬。


其实,魏晋的陪葬制度,还是如秦汉陪葬殉葬制度思想一般无二的,其实那时候的殉葬思想就是【臣从主,妻从夫】那套逻辑。

司马懿是早年是文人,从文入武,学的也是主流儒家经典,所以很显然,司马懿心底还是有那些思想,后来也是自愿选择死后陪从曹丕葬在一处的。


曹丕的终制写他要简葬,而这段很有意思【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被按照心愿简葬在首阳山。他曾写到【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



司马懿的死亡记载和终制也是如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天子素服临吊,丧葬威仪依汉霍光故事,追赠相国、郡公。弟孚表陈先志,辞郡公及韫辌车。九月庚申,葬于河阴,谥曰文贞,后改谥文宣。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一如遗命。】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也是简葬,按照心愿葬在首阳山,而后终者不得合葬。


其实大多数时候臣子没得选择,但若是魂而有灵,自己能选择的,肯定是希望跟自己亲密的人葬在一起的。



-end-

暂时就想到这些,写得很缭乱,凑合看看吧。





评论(15)

热度(531)

  1. 共7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